智慧农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

——打造“互联网+农业”整体服务架构体系
智慧种植 智能养殖 智慧仓储 冷链运输 农业溯源 电商平台

高端物联网设备供应商

—— 基于全无线垂直领域应用
智能灌溉 智能养殖 智慧农业

智能灌溉

让农业生产更简单

露天使用永不断电

依托强大的数据传输功能,多参数深层次采集土壤等各项数据

对精准灌溉提供智能决策,一键操作

点对点控制距离10KM

智能养殖

让养殖生产更安全

防水、防尘、多合一可扩展

多方位异常预警

农业百科

农产品打破地理标志,走到用户心里分几步?

发布时间:2021-03-05 14:19:01

导语: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,从地标产品到心里标志品牌必须做好“七项修炼”!

       3月1日中国和欧盟签署的《中欧地理标志协定》是中欧之间首次大规模互认对方的地理标志,是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高水平的地理标志双边协定,首批“上榜”的中欧各100个地理标志即日起受到保护。目前,中国地标产品拿到地标互认的“入场券”,只是取得制度上的认可和法律层面的保护,中欧地理标志协定》只是一个开始,一个让中国产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、走进欧洲市场的契机。对入围的地标产品而言,即将面对的是市场竞争的物竞天择和大浪淘沙,要想成功真正交出的是产品与品牌价值的这张市场“答卷”。

       特色产区的优质农产品,离不开地理标志的认证与背书,农业品牌化是现代化农业重要标志,是乡村振兴的抓手。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品牌已经成为取胜的关键,地理标志由于涉及了品牌建设的地域特色,并与商品的质量、信誉等要素密切相关,因此,依托原产地特性,发掘与运用地理标志资源,是中国品牌农业发展的可行道路,可以带动农业转型升级。
 
       两千年前的中国通过古丝绸之路,用瓷器、茶叶和丝绸让世界倾倒。今天面对“一带一路”的新征程,面对农产品品牌营销的新时代,中国农业将用怎样的“新地标、新价值、新名片”面对全球竞争,重振中国地标产品的世界影响。
 


 一个地标产品要想走遍天下,阔步全球,首先要发现自身问题,总的来说,中国地标产品在品牌建设面临如下四大问题:
 
中国地标产品品牌化面临的五大问题
 
01重地标,轻品牌

       很多农产品躺在地标产品的功劳簿上,以为农产品获得地标产品就是做品牌了。以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为例:桔子的地标产品有26个,苹果地标产品有66个,桃子的地标产品有153个,但现在消费者能想起名字的桔子、苹果、桃子的地标产品有几个?不仅知道名字,还能说出具体价值的有几个?结果一定是屈指可数,成为地标产品和成为品牌,这两者之间相去甚远。

02有地标,无价值
 
       地理标志产品普遍缺乏价值梳理和提炼,只有地理标志,没有消费价值的地标产品普遍存在,或者搞价值上的“多子多福”,认为价值点越多越好。兵家云:无所不备,则无所不寡。举个例子:陕西白水苹果的品牌宣传语“健康好味道”,从竞争的角度看?其他产区的苹果,都不健康,都不好吃吗?显然从竞争的角度看,“健康”和“好吃”都是没有竞争差异的价值点,没有抓住白水苹果的“灵魂”。并且,健康与好吃,两个价值点,在宣传中齐头并进,造成受众记忆上的“消化不良”。一个品牌没有核心价值,就不会有鲜明的传播记忆,更不会有做事的“主心骨”

03有地理标志,无品牌标志

       现阶段,农产品有地理标志,没有品牌标志成为普遍现象。《中欧地理标志协定》名单中还有很多农产品有地理标志,没有品牌标志。
拥有品牌标志是做品牌的前提,品牌名称及品牌图形必须是注册商标,这样一个组织才在法律上真正拥有知识产权,有产权才有对品牌资产行使管理和维护的权利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实际的授权使用中,主要方式就是产业龙头企业产品的贴牌,以此为企业及产品进行权威背书,方寸之间一款标志,却凝结着一个产区的生态禀赋与人文风貌,代表着一个企业,一款产品的可信与纯正。

04名气大,监管少

       地理标志产品打开市场局面后,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到位,产品认证制度不完善,同时农产品品牌建设、管理意识、管理班子等软性建设跟不上,造成区域外冒名农产品的蜂拥而入,贴标企业和产品的参差不齐,产品口碑的负面化和区域公用品牌可信度与美誉度的严重透支。五常大米的“过路米”阳澄湖大闸蟹的“洗澡蟹”就是实例。

05专业化低,附加值少

       中国农业是以小农为主的小规模生产,农业经营专业化低,规模化低。生产者各自为阵,产业链小,难以形成产业集群和规模经济。专业组织少,供应链不发达,“农超对接”模式在中国普及率低,农产品传播范围小、销量低,专业化程度低。同时,主要农产品以初加工为主,产业链短散,一些优质农产品只能作为原料进行销售,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弱。缺乏相关技术,优种和选育困难,高品质农产品少,竞争力低。大部分农产品在包装、营销、管理方面缺乏技术支持,档次低,附加值有限,农民和企业难以进一步获取利润。


三大维度地理标志再认识
 
01地理标志是起点,不是终点

       中国现有三类地理标志产品8000多个,这其中品牌全国知名的地标产品很少,能有品牌价值认知的地标产品更少。在中国地标产品的名录中,有数以千计的地标产品,等待用品牌去唤醒,去振兴。地标是产业的根与叶,品牌是市场的花和果,只有品牌才能真正让农产品在市场中开花结果。

       2008年,盱眙龙虾获得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”,盱眙没有在龙虾获得地标产品的功劳簿前止步,十几年坚持对盱眙龙虾品牌进行建设和传播,才有了今天盱眙龙虾在江浙沪市场的绝对影响力,成就了小龙虾美食发源地。所以,地理标志只是一个农产品好的开始,它离农产品用品牌价值跑赢市场的最终目标还很遥远。



02地理标志是产业语言,不是消费语言

       地理标志是国家主管机关对特定产区有特殊品质农产品的专属认证,而品牌帮助地标产品完成的是消费者心智中的价值“认证”。农产品获得地理标志,只说明它来自特定产区,有独特的产品品质,但产品独特在哪,产区、产业的独特性在哪,这些问题,只有通过地标产品的品牌化,才能说明、说清、说透。

       举个例子,在消费者的心智中草原上产好大米吗?不产。因为在消费者的内心常识中,好大米产自东北。消费者的常识中,只知道草原上产好牛、好羊、好牛奶。只有通过品牌打造和品牌价值的巧妙搭建,才能为地标产品,搭起进入消费者心智的“桥”。

03地理标志是共性,不是消费个性

       在这个消费者需要从农产品中,吃出文化,吃出故事,吃出个性化价值的体验经济时代,农产品如果都停留在地理标志的“成绩单”上,不通过品牌做价值的塑造,农产品会陷入到“千品一面”的消费认知困局,只有品牌才能让地标产品,有血有肉,有温度。

       阿基米德说:“给我一个支点,我能撬动整个地球”,品牌就是地标产品撬动地球的支点,就是一方产业用价值驱动世界的战略要素。如何为地标产品打造品牌这个战略价值支点,从而让地理标志成为大众的心里价值标杆呢?这就需要每个地标产品和他的产业,完成区域公用品牌打造的七项修炼。


地标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七项修炼
 
01寻根找魂:确定事业边界,找到价值优势

(1)战略寻根:为农业品牌确定事业边界

       一个企业、一方政府,做农业品牌首先要做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,而且一定要从寻找战略之根开始。

        什么是战略之根?战略之根是生存和发展的根基,是安身立命的事业地盘。它明确了做什么不做什么,先做什么后做什么。并在此基础上,规划产业(企业) 经营使命、战略目标与路径、品牌结构、战略配称等。战略之根分两个层面,其一,明确品类边界;其二,明确市场层级。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类都很清晰,在寻根过程中不存在选品类的问题,所以,地理标志产品在战略寻根上,主要思考的是“市场层级”这个问题。

       瑞丰信息为扬州宝应建设了万亩现代智慧藕虾共养示范园区,并助力打造荷藕产品品牌推广方案。在荷藕种植过程中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,通过传感器等智能硬件实时采集荷藕生长发育和周边环境数据,进行精准监控、环境预警,在大数据积累的基础上,进行分析、挖掘,形成荷藕种植指导模型,科学管理,冠之以生态循环,赋予荷藕天然生态的高品质。在产品品类选择上,瞄准荷藕及其深加工产品;在市场层级选择上,瞄准中高端市场,坚持“三高原则”——高品质、高价值、高效益,为市场提供“全明星化”的荷藕及深加工产品,包括“荷仙姑”鹅毛雪片、“荷美宝应”荷藕及水类产品礼盒等。打造地理标志产品的区域公用品牌,才能倒逼产业升级,才能拉动地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,把品牌的所有能效都注入到“高质量”发展。



 


(2)品牌塑魂:为农业品牌建立价值优势

       “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。”品牌也是一样,每一个品牌都要有灵魂。魂立则心动。品牌就是要有血、有肉、有灵魂。品牌找魂,就是为品牌建立价值优势。这个优势如何去找?政府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,绝不是简单的产品营销,而是对产区及产业的一次系统营销。所以,要建立先产区,再产业,其次是产品的价值提炼逻辑,品牌只立足于单一的产品价值上,是企业做品牌的价值逻辑,不应该是政府做品牌的逻辑。

       今天各级政府对农业的作为,都紧密的围绕在“高质量”发展的国家战略上。地标产品的品牌建设,对于产业,要做高品质发展战略引擎,借品牌打造之势,重组和升级产业;对于市场,区域公用品牌要变成先进企业和优质产品胸前的“大红花”,真正用公权形成强大的品质与信任背书。
政府作为一个产区,一方产业的管理主体,在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时,一定要把与地标产品相关的,产区文化、生态价值与产业价值融入到品牌价值中去,只有把产区和产业的价值融入到品牌中,才能够更好的吸引外部的资金、技术走进来,区外的观光游客玩起来,这样才能在本质上,更好的促进三产融合,助力农文旅一体化。

       宝应县政府关注荷藕这一地标产品的品牌建设,在产业基础巩固上,保证全县荷藕种植面积稳定大于20万亩,不断提高优良品种“大紫红”和“美人红”的覆盖率,目前已到达95%以上。同时探索高效复种模式,目前已成熟除了藕田套养(虾、鱼),还有藕茨复种等;在市场开拓上,培育荷藕加工领军企业,其中瑞丰信息合作的荷仙集团就榜上有名,其品牌“荷仙姑”系列的藕粉礼盒深受消费者欢迎。在10多年前,荷藕产业还只是初级市场,但现在产业已成为全县农业传统产业、特色产业、支柱产业、出口创汇主导产业,成为宝应县对外宣传的一张鲜明的名片——“中国荷藕之乡”。

        经过瑞丰信息的系统策划后,宝应荷藕的品牌定位在“中国荷藕之乡”这个核心价值上,宝应县是全国最早从事藕制品出口的县份,也是全国荷藕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,同时还是全国最大的荷藕种植基地之一,“荷藕之乡”是宝应县对于中国荷藕产业贡献与地位的真实写照,是宝应县当仁不让的价值核心。基于这一核心价值,宝应县对外宣传的广告词为“东北有五常,华东有宝应”。这句品牌口令,让宝应不局限于卖荷藕,卖的是荷藕之乡的名气,实现了产区价值、产业价值、产品价值的三位一体,一句品牌口令,助推宝应县基于荷藕产业的三产融合和农文旅一体化。通过农旅文化切入,涵盖文化旅游(荷藕文化)、特色餐饮(全藕宴)、休闲购物(加工速食)、农事体验(丰收节、采藕体验),为消费者从身到心沉浸式体验宝应荷藕之美。



(荷仙集团品牌标识)

04传美名:以“大会营销”为核心,激光穿透

       资源总是有限的。在市场争夺战中,集中力量于一点,进行激光穿透式传播,是取得胜势的第一原则。反之,四面出击,平均用力,结果往往是不疼不痒,不温不火。激光穿透,集中力量办大事,才能使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传播取得最大传播效能。

      区域公用品牌传播,以什么为“激光穿透”的抓手呢?以“大会营销”为抓手,以其他媒体手段为辅助,做区域公用品牌传播。原因有二:其一,区域公用品牌传播的目标人群可分为两类,一类是专业人群:由各级政府领导、投资商、生产商、渠道商,以及产业相关的科研专家组成,这一群体简称为,政、商、研人群;另一类是大众群体:是由全国的消费者构成。政府在区域公用品牌的传播上,要紧抓政、商、研这一专业群体,这一群体“牵一发,动全身”,能起到“领导给政策,商家聚资源,专家给技术”的带动效果,并且影响政、商、研专业群体,大会营销是最精准,最有效的方式;其二,会议这一传播方式,政府部门更熟悉,更易上手。
用大会营销做区域公用品牌推广,都需要开哪些会呢?要开好四种会,分别是区域公用品牌战略发布会,产业发展大会,专业展会和城市推介会。针对这四种会,要持续“会战”,整合社会资源,强化产销对接,提振产业士气,推动产业升级。

       宝应县已经连续第21年举办中国•宝应荷藕节,在2020年8月8日上午举办的2020中国•宝应荷藕节投资商机推介会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,宝应县共签约32个项目,该节已成为唱响全县荷藕产业发展旋律的华美乐章。


 

       另一方面,要建立“由远及近”的传播理念。儒家说:“近悦远来”,身边的人和事都好了,远方的贵人和好资源就会来找,一个品牌的声名,都是由近及远去传播的,如果是“远者悦,近者愁”,那这种声名只是是浮光掠影。区域公用品牌做传播,应当遵循“由近及远”的传播观念,先把自己身边的人和资源都用足,用透。先想着让自己身边的人,能够人尽其才;自己身边的物,能够物尽其用。

        近年来,宝应县围绕荷资源禀赋,深挖荷文化内涵,积极打造荷主题景点,形成了东线荷文化休闲观光农业文化带。建成了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——射阳湖荷园为主体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园区5个,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。目前宝应现已创成全国绿色食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,2017年已获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单位,2018年已获批开展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。2017年,射阳湖“全藕宴”荣获江苏省创意休闲农业设计大赛金奖,并于2018年2月亮相央视纪录片《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》。


 
 
       
     
 
       政府主导的区域公用品牌传播,一定要先搞好“自媒体工程”,把自己的辖区内的流量资源和广告资源用足,在辖区内的景区、高速路、火车站等人口流动大的地方,做区域公用品牌的传播;然后,再去整合自身周边的知名旅游城市和商贸发达城市的媒体资源。

       瑞丰信息拍摄的“荷美宝应”专题片,有针对性地在特定区域定期投放,以公益广告形式在中央及省级媒体以及新兴媒体投放;同时注册“荷美宝应”官方微信公众号及微博账号,开设“荷美宝应”抖音、快手等短视频账号进行特色农产品短视频制作传播。


(图:短视频平台)

05抓主体:打造驱动区域公用品牌的第二个“轮子”
 
       地理标志产品及产业,没有政府主导,产业像一盘散沙;没有企业主营,政府主导落不到实处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要“政府主导,企业主营”,“双轮驱动”的发展理念,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这部产业农经大戏,不能只有政府这一位“导演”,这部大戏还应该有主角和配角,主角和配角就是一方产业中的主体企业,它们才是地标产品的生产主体和销售主体。

       一个区域公用品牌,有了主体企业参与,品质标准才有了执行的领头羊,产业才有样板可循,区域公用品牌助推企业发展的能效才会最大化,区域公用品牌才会更好的参与到市场中去,才会更广泛的造福千家万户的膳食生活。

       目前中国地理标志产区的产业集中度普遍偏低,产业资源非常分散,政府主导的区域公用品牌的构想很丰满,企业小而散的现状很骨感,在各地的地标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打造中,缺乏合适的主体企业,担当区域公用品牌的产业先行者和市场代言人,造成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只能与市场隔岸兴叹。解决方案是当地政府做工作,给政策,以合作社为基础,以混合所有制为企业组织保障,以国有资本,社会资本为依托,将产业生产者化零为整,聚沙成塔,形成战略编队,成为产业升级和市场竞争的主体,成为地标产品品质标准的践行者和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者;另一方面,如果产业内,将生产者化零为整的条件不成熟,也可以成立国有的地标产品产业集团,以打造样板农场和样板市场为核心目的,成为一方产业的先行者,带动地标产品产业和品质的升级。

       宝应县内拥有射阳湖风车头、望直港獐狮荡等4个规模较大的荷藕批发市场及上百家荷藕产销专业合作社,有300多个流通服务组织,经纪人队伍有2500多人。拥有以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——江苏荷仙食品集团为首的荷藕加工企业60多家,其中县级以上龙头企业22家,具备自营出口权的荷藕加工企业19家。目前有26家藕制品企业利用自建平台(自建网站、APP)或第三方平台(淘宝、京东、苏宁等互联网营销平台)开展电商销售。

06强管理:区域公用品牌只为品质加冕

       今天,地标产品产区边界的失守,让“李鬼”们蜂拥而入,洗澡蟹、过路米、套牌果等等依然在知名地理标志产品产区中阴魂不散,造成产业形象折损,产业生态污染,商业信誉透支,产品溢价空间降低,消费体验负面化。产业及品牌管理失守带来的以上五大危害,真是“祸在当下,罪在千秋”。地理标志产品只有强化管理体制,才能让地标产品,只是地标产品。

       在中国特色的体制下,区域公用品牌运营管理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:

       原则一、列入一把手工程

       一把手挂帅,组建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。一把手主导并深度参与,能保证高效决策,快速推进,动作到位。
 
       原则二、必须有组织保障

       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不仅是农业部门的事,更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事,需要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,保证高效运转。1+9组织保障体系:以农业农村厅/局为载体,市场(工商、质检)、商务、文旅、扶贫、财政、发改、科技、宣传、公安等九大部门,打破部门界限,做好协同,成立联合工作组,加强执行力度。

      原则三、农业英特尔模式

      产品和包装是区域公用品牌必须用好的“自媒体”,也是“农业英特尔”战略最适合的两大载体。每一次产品露出都是一次区域公用品牌的广告,每一个可以露出品牌的地方都是广告位。这些不需要额外增加品牌投资,就能达到最直接的植入性广告效果。

       原则四、战略性持续投入

       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要跳出单纯的短期财务指标,站在对未来负责、对历史负责、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负责的高度,站在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上,加大对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战略性持续投入力度。守正笃实,久久为功。

07拓市场:坚持三个“一体化”,明确两个“核心”

       发展地理标志,既要战略高度,更要市场深度。地标产品的品牌市场推广,既要做声势,还得做实事。“实事”分两个层面,其一,提高市场拓展的效率,降低拓展成本;其二,真正帮助生产者,实现产销的高效对接。为了把地标产品品牌的市场拓展做到实处,坚持三个“一体化”,明确两个“核心”。

三个“一体化”,即“线上线下一体化,宣销一体化,农文旅一体化”。

“线上线下一体化”——地标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要把线上电商渠道和线下商超、批市等实体渠道有机的整合起来,保持品牌形象、产品形象、销售价格的一体化,让顾客形成对品牌及产品的一致性认识,高效完成渠道和终端的消费宣导。在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期间,很多主攻线下门店销售的企业,不少遭遇关门、断流,但有的品牌通过组织各店店长、店员通过网络直播形式,全面转战线上销售。通过小程序的渠道追踪技术,既让线下门店的业绩考核更公平、精准、透明,又让线上与门店协作配合,形成“1+1>2”的合力;不仅实现线上销售的增长,线下门店的损失也降到了最低;更重要的是,转变观念和模式,建立起了自己的直播团队和私域流量系统。

“宣销一体化”——以地标产品的官方微信和微商城为流量“蓄水池”,在所有的广告物料、网络推文、助销活动中,保证官微和微商城的信息露出,让品牌官微能够通过所有宣销场景和物料,网聚人的力量,积累品牌粉丝,打造品牌社群,为品牌的长久发展蓄积人气。瑞丰信息搭建了“荷美宝应”电子商务交易平台,同时众多荷藕企业入驻第三方电商平台淘宝、天猫、京东、有赞、中国网、积分商城等平台。

“农文旅一体化”——品牌的市场拓展,要用足自身及周边城市的文旅资源,把品牌的拓展渗透到游客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玩、乐”场景和路径中去,实现景区、车站、机场、高速等旅游路径上,充分的品牌露出,并在热点景区和商区,建立地标产品的体验店,用文旅带来的游客资源宣销产品,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丰富游客的文旅体验,从而把农业牌、文化牌、旅游牌,打成一张牌。

明确“两个核心”,核心一市场拓展一定要明确品牌的核心平台电商,选择一家平台电商(京东、天猫、淘宝、拼多多等)战略合作,借助平台电商的资源,聚拢流量,整合网红,打造爆品。以平台电商为依托,实现网络宣销的良性持续发展。

核心二市场拓展要有核心推广工具,什么是核心推广工具?就是把一个成本低,易复制,消费者易感知的助销活动,放到战略的高度上来,应用在所有的市场推广场景中,水滴石穿,做透市场。

        地理标志产品的发展用科学的理念,坚定的信念和对民生的挂念,提品质,做品牌;再用品牌为地理标志产品铺就一条通往人心的路,让农田与心田惺惺相惜,让产业向心而生,才是地理标志产品基业长青的不变法则。在地理标志产品通过品牌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,我们坚信一点:你若盛开,清风自来。